中国无人机的崛起:中型察打一体机型占据国际武器市场主导地位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的数据,200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只装备了100多架侦察无人机。
而中国军队装备的所有无人机,约70%都是配备活塞发动机的轻型无人机,在敌方浅纵深地带执行侦察、战场监视和炮火校射等任务。对前线后方约250~500千米的侦察任务,将由配备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长虹一号”(拉-17的仿制型)和“无侦五号”(AQM-34“火蜂”的仿制型)执行。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军开始在局部武装冲突中使用MQ-1“捕食者”无人机之后,中国在攻击、侦察无人机方面的发展得以加强。未来,具备察打一体功能的MQ-9“死神”无人机在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情报部门密切关注美国在阿富汗和中东战事的进展情况,这种关注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国军队高层希望拥有类似级别的无人机服役。
由于描述所有可能携带武器的中国无人机需要太多篇幅,我们在这里只介绍那些大量服役、出口并执行作战任务的无人机。
本文为俄罗斯军事作家林尼克·谢尔盖撰写的《中国无人机的崛起》第三部分,全文共分四个部分,本人将陆续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由于作者的局限性,其中存在某些错误,本人在翻译过程中并未进行处理,并不代表证实或赞同其观点,仅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全文5600字,21张图片。
ASN-229A无人机
中国能够携带导弹重量最轻的量产型无人机是由西安爱生技术集团研制的ASN-229A。西安西北工业大学下属的第365研究所是过去中国陆军轻型无人机的主要研制单位,该研究所生产了约80%的中国无人机,共设计了超过15种无人机。
ASN-229A无人机。
ASN-229A无人机是第365研究所制造的ASN系列中,规格最大的无人机,旨在取代现役的ASN-104/105。该机的主要任务是空中侦察、电子战、炮火校射和中继甚高频无线电信号。同时,ASN-229A携带了导弹,可以对小型移动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这款陆军新型无人机按照常规空气动力学方案制造,上单翼相对展弦比较大,双尾撑结构。机身后部安装一台活塞式发动机,驱动双叶推进式螺旋桨。机身前部有一个瞄准和监视系统,配备光电和热成像摄像头,以及激光测距仪(目标指示器)。通信和数据交换设备可在视距范围内和通过卫星信道与地面控制站保持通信。此外,该机配备两个翼下挂架,可以挂载AR-1空射反坦克导弹。ASN-229A通过固体助推火箭,从发射架上起飞,着陆则通过降落伞进行回收。
与以往的ASN系列军用无人机相比,ASN-229A的重量和尺寸都有明显增加。起飞重量达到800千克,机身长5.5米,翼展11米,有效载荷100千克,升限8000米,最大飞行速度22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160~180千米/小时,续航时间长达20小时。
ASN-229A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站。
由于ASN-229A的航程和续航时间优于其他中国无人机,因此为它研制了一个新的地面控制站,安装在机动底盘上。ASN-229A无人机仅装备中国陆军,并不出口。
彩虹-3A无人机
首批在能力上接近美国“捕食者”的中国无人机是位于北京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设计的。“彩虹”系列无人机的研制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的“彩虹-1”和“彩虹-2”无人机主要用于执行侦察、监视、干扰敌方通信系统、火炮校射、中继器通信和数据传输系统,以及为战术导弹确认目标。2008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展示了在“彩虹-3”无人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彩虹-3A”察打一体无人机。
彩虹-3A无人机。
彩虹-3A无人机采用鸭式布局,这种气动构型在无人机领域很少使用,配备活塞发动机和推进式螺旋桨。机身长5.1米,翼展7.9米,高度2.4米。最大起飞重量640千克,有效载荷100千克。巡航速度180千米/小时,最大飞行速度240千米/小时,升限5000米,控制半径200千米,航程2000千米,续航时间12小时。